close





為什麼這一次的標題叫做"飲水思源金門行"咧。這一切。是有典故的。

負責行程的楊嵐嵐說。如果。當初沒有抗戰英雄在金門幫我們打贏了八二三砲戰那一仗。

那麼。就不會有安居樂業的我們。

所以。我們要用飲水思源的心。去感恩這一切。 (好吧。感恩這一句是我加的!)

我今天就不廢話。讓你們看看楊嵐嵐學姐精心安排的行程吧!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亦有浯江、浯島、浯海、滄浯等舊稱,明帝朱元璋洪武25年間,在島上設置「守禦千戶所」,指派江夏侯周德興築城守禦,因「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取名為「金門」。舉世聞名的八二三砲戰,連續44天幾乎不間斷,44萬多發砲彈的猛烈轟擊,都沒能撼動這艘「不沈的海上航母」。金門的開發史,也同樣與戰爭有關。

縣花:四季蘭(沒看到)
縣樹:木棉(也沒看到)
縣鳥:戴勝(真的有鳥叫這名字嗎?)



 第一天

抵達尚義機場→上午【金湖鎮 】 →下午【金城鎮】

上午:金門植物園→陳景蘭洋樓→擎天山莊(文學茶坊)→瓊林古聚落(瓊林戰鬥坑道)→正義農漁休閒區→(午餐)

下午:莒光樓→翟山坑道→文台寶塔/虛江嘯臥碣石群→水頭聚落→後豐港聚落→延平郡王祠.建功嶼→(晚餐)→夜遊後浦小鎮(每晚19時金城鎮總兵署集合出發,由專人解說導覽)


貼心的楊嵐嵐學姊。把所有景點相關的資訊都找好了。

她說。這樣才不會走馬看花!

金門植物園(我們沒去)
金門植物園位於金湖鎮太武山西南隅,若是由金城往金湖方向由金門中央公路(伯玉路)直行到底接玉章路網太武山方向前行約150公尺左側就可看到標示牌。原先植物園為民現政府隸屬林務所之太武山苗圃,因臨近南雄砲兵營據地,之後經兵力裁減下軍事營地在金門縣政府接管下規劃成現今植物園之規模;園區內還有許多當時作為砲陣地碉堡、官兵營舍等軍事設施,只不過經由林務所規劃下已經退去剛武角色,因為一進入園區可以感受綠意盎然微風輕拂的休閒綠地。

陳景蘭洋樓
位於金湖鎮成功村的「陳景蘭洋樓」,是由新加坡僑領陳景蘭於西元1921年斥資興建。成功村舊稱「陳坑」,以陳姓為主聚落,因此洋樓又稱「陳坑大洋樓」,樓高二層,面寬七開間,磚木結構,外觀為拱廊柱式建築,氣派恢宏,當年為全島形制最具規模的洋樓。 陳景蘭是在年輕時「下番」到新加坡謀生,經商有成後回鄉興建洋樓式園邸,洋樓面向南海域,前方有「金湯公園」,佔地約二十五公頃,為金門規模最大洋樓花園。

擎天山莊(我們沒去)
擎天山莊是軍管時期是金門官兵休假的地點,有陳景蘭洋樓改成的官兵休假中心以及金湯公園。當時是防區首屈一指的度假地點。山莊建於民初,駐軍整修擴展設為官兵休假中心,民國七十一年改稱擎天山莊。附近崗巒起伏,民舍錯落,前即金湯公園,面臨成功海灘,海景壯麗、海水蔚藍一點也不輸國外度假聖地,

瓊林古聚落(瓊林戰鬥坑道)
「平林」(今瓊林)是古官道主線經過的大型聚落之一,地處太武山西麓的這個地方有著茂密的森林,書中用「遠望森然若蓋」來形容,所以被稱為「平林」。到了明朝熹宗天啟年間,因為這裡出了不少的文武官員,皇帝覺得「平林」實在是太過平常了,所以御賜「瓊林」之名,而「瓊林」這個名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莒光樓
莒光樓是一幢仿古宮殿式的三層樓建築,建於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用來表彰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的事蹟。而由於曾被採用在中華民國郵票的圖案上,所以馳名中外。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是金門戰備工事的偉大傑作與歷史見證。位於古崗東南方,緊鄰海岸的小艇坑道是八二三炮戰之後,因應兩岸軍事緊張,於民國50年開挖的,主要供登陸小艇泛水回轉運補使用,工程費時五年。

文台寶塔/虛江嘯臥碣石群(這裡是?)
古崗湖風景區位于金城鎮古崗村,是一處為小山所環抱的湖區,風景區以古崗樓為中心,自然美景吸引了前總統介石,據傳因為這裡的美景像極了他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來金門視察每每在此靜坐思鄉。

水頭聚落(我們就住在這裡唷!)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大金門島西南隅,聚落鄰近水頭渡口,早期即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津,現今為小金門(烈嶼)居民往來金門本島海上交通、運補重要的碼頭與「小三通」兩岸往來的定點直航港口。 元朝末期,水頭原本只是福建漁民避難、補給搭屋落腳的暫居之地,但至明清時期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姓氏的聚落,建築群組依地勢地形而建,各姓氏分而居之,是目前金門地區最多姓氏的聚落,尤以金門聚落均為單姓宗親發展的型態中,顯得十分特別。水頭聚落的民居建築,由於多姓氏的特色,但建築上亦展現出其各姓氏家族獨特的風格,堪稱為金門地區古厝、洋樓、銃樓等建築樣貌最豐富的區域。

後豐港聚落(我們沒去)
鄭成功當年逐退荷蘭人收復台灣的兩大輔佐功臣「洪旭」、「盧若騰」故居,分位於后豐港、賢厝兩處傳統閩南聚落,遊人可前往這兩處聚落中尋幽訪勝,細品傳統建築之美。其中位於后豐港的洪旭祖厝,是幢三進三護龍建築,格局宏大,是目前金門規模最大的祖厝;地處賢厝的盧若騰故居,列名三級古蹟,精美的馬背山牆、飛躍的屋脊燕尾,均是觀賞重點。

延平郡王祠.建功嶼(我們沒去)
金門最新的旅遊景點要屬孤立於浯江溪口,只有退潮時才能登島的建功嶼了。建功嶼最早之前叫做痲瘋礁,因為那時的痲瘋病人都被集中送到這個小島上自生自滅,後來由於地理位置扼守浯江溪口,成為軍事重地。直到2003年8月,此島才開放觀光。登島後,可以看見昔日留下的五座空蕩蕩的碉堡和軍營。而除了軍事色彩之外,建功嶼最迷人的地方,也在於此地可以見到豐富的潮間生態。在靠近建功嶼跨海石板路起點的附近,可以看到紀念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

後浦小鎮(慘了。我沒印象!)
金城古稱後浦,位於金門之西南隅,是金門人口最密集的城鎮,也是政治與經濟中心,其聚落早在唐宋時期即頗具規模,清康熙年間更成為政經中心。城中留下許多史蹟,莒光路一帶頗為密集,如靈濟古寺於唐代即已創建,一旁的邱良功母節孝坊雄偉富麗;還有清代總兵署及奎閣、珠浦北路上的浯江書院等古蹟可造訪。此外,莒光路、珠浦南路、光前路一帶仍有¬不少閩南古厝及洋樓,而具有日本大正風格的模範街成立,是金城最美麗的商店街。


實際上。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抵達尚義機場→勇哥租車→銃樓民宿→喜相逢→(刀削麵)→談天樓(湯圓)→金門陶瓷廠→陳景蘭洋樓→瓊林戰鬥坑道→清心冷飲(?)→莒光樓→水頭聚落(入住銃樓民宿)→莒光樓→記德海鮮餐廳。




 第二天

早餐→上午【金沙鎮 】 →下午【金湖鎮】

上午:料羅海濱公園→畜試所→太湖→太武山(蔡厝古道) →(午餐)

下午:馬山觀測站-播音站→西園鹽場→田墩海堤→榮湖

料羅海濱公園
料羅灣位居金門東南海岸,在昔日歷次的戰役中,因負有運補物資的重任,而成為中共砲擊的主要目標,國軍在槍林彈雨中冒險搶灘的鏡頭,早已成為料羅灣令人動容、記憶深刻的歷史畫面。現今的料羅,因綿延潔淨的沙灘與明媚的漁村風光,已規劃成料羅海濱公園,建有遊客中心、綠地、涼亭、沖洗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前來戲水踏浪,而夕陽西下時的料羅海灣別具寧靜之美。海濱公園與南端的媽祖公園相連,立於高台上的媽祖塑像成為此處的新地標。

畜試所
金門縣畜產試驗所的牛奶、酸奶都是又香濃又好喝,連鮮奶冰淇淋都是QQ的,好像偷加了麻糬一樣,金門畜試所如一座小型動物園,飼有各種野生動物,如直角羚羊,彌猴、黑天鵝,環頸雉,駝鳥等,並飼養家畜禽類動物,如小型馬、乳牛、黃牛、台灣水鹿、梅花鹿、黑山羊、中國鵝、綠頭鴨、日本矮腳雞、火雞等。來到畜試所,遊客可以暫時放鬆心情,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洗禮,玩累了, 金門畜試所這裡提供原汁原味的鮮乳,營養的優酪乳、優格,清涼可口的冰棒、冰淇淋。

太湖(好像沒去耶!)
太湖金門最大的人工湖,金門由於是個小海島,淡水水源取的不易,當初因戰備及民生用水關係,國軍在金門建立大大小小人工水庫湖泊,太湖便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整個太湖遊憩區包含範圍很廣,包含太湖、中正紀念林、榕園、俞大維先生紀念館、八二三戰史館、慰廬..等。

太武山
浯洲第一高峰太武山,山形蜿蜒,外形好似仙人橫臥,因此又有仙山之稱,地方上通稱之為大山。太武山仍是軍事重地,健行踏青有特定時間限制。金沙地區的居民要登太武山,大多會從屏東步道健行,登山步道單程約2公里。在蜿蜒的步道沿途,植物發散出的芬芳氣息,桃金孃、夾竹桃、野牡丹、矮牽牛等舖陳在山岩,小花垂掛在枝條末梢,風兒吹起,頻頻點頭,顯得更加嬌艷。攀岩的老榕樹,聳立的松樹、木麻黃、福建六道木等,增添了太武山的氣勢。巨石底下強韌生命力的拾壁龍。紀念李良榮將軍清高風範的高風亮節、金雞獨立的頑石點頭、人定勝天等巨大勒石讓人稱奇,花崗石的石紋,有的像層疊山峰的山水畫,還有青蛙、烏龜等迼型,等您來尋寶。走在觀日出步道上,峭壁區如臨高崖,駐足在岩盤上可觀賞日出及腳下的景色。到達海印寺,有明永歷年間的古蹟-【海山第一】石門關,登上金門精神地標-【毋忘在莒】,讓您精神百倍。此一路段路景幽美,人煙較少,蟲鳴鳥叫,翩翩起舞的蝶兒

山觀測所與馬山播音站
兩岸對峙的最前線  深邃的防禦坑道與心戰喊話,籲求「還我河山」!
馬山播音站→在兩岸對峙期間,是我方透過擴音器,向對岸進行心理戰,傳送正義之聲的地方,在那段期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西園鹽場(我們去了。結果禮拜一休館!)
民國二十二年,為了斷絕日軍取得鹽源,福建鹽務局鑿開海堤,引海水入鹽田,一夕間,鹽田變水田,那一夜,西園人同聲一哭。哭聲溢過村外,沿著埭岸奔流入海。日軍的太陽旗,染紅了西半島,不願成為亡國奴的鄉親,相偕逃向東半島,然後,在冷冽的東北風中,渡海廈門。可恨的日本倭寇,卻在登陸金門後,於民國二十七年重建鹽場,歷史開了西園一個大玩笑。民國三十年間,島上最大的抗日事件在西園爆發,駐在場區的三名日本技師慘遭殺害,西園青年全數被逮,十多位被認為有嫌疑的青年,送至廈門後,就地正法。血染的抗日事件,至今是個迷團,十多條的青春生命,卻成了陪葬。抗戰勝利後不久,金門在戰地政務的治理下,恢復鹽場的生產。八十四年七月一日鹽場不敷成本,宣佈關場,劃下了七百餘年金門鹽產業的休止符。西園鹽場,充分反映了金門傳統產業文化的史頁。

田墩海堤(我們沒去)
建於民國七十四年,位處金門島北部沿海一帶,原為九女山至三師山之間圍築海堤,與海爭地,開譬海埔新生地構建而成,北方為金龜山史前文化遺址和始建於元初的西園鹽場(現已廢除),南側則為金沙水庫、東美亭、榮湖及周圍田野,整體連成一氣,風光明媚,交通便捷,生態環境甚為特殊,每年冬季有為數眾多的候鳥棲息於此,尤以雁鴨科和鷸科為最多,群鳥飛行,十分壯觀。是愛鳥人士不可不到的賞鳥勝地。

榮湖(好像有去。我想想!)
位於汶沙里前,築堤圍堵金沙溪水而成湖泊,蓄水面積十六公頃。經國先生特命為「榮湖」,寓欣欣向榮之意。湖前有座涼亭,亭內有榮湖石碑一座。為水鳥聚集之處,是賞鳥聚點之一。


然後第二天實際的行程是這樣的:

金門酒廠→聖祖食品 + 免稅店料→羅海濱公園(路過)→媽祖公園→畜試所→老爹牛肉麵→太武山(山腳下)→馬山觀測站-播音站→西園鹽場沙美老街→總兵署→98快炒(金門海鮮)。





 第三天
早餐→上午【烈嶼鄉(小金門) 】 →下午【金寧鄉】

上午:水頭碼頭搭船→九宮碼頭→四維坑道→八二三砲戰紀念碑→東林東井 →八達樓子→烈嶼鄉文化館→北風爺.風雞→國姓井→西湖水鳥保護區→(午餐)

下午:九宮碼頭搭船→水頭碼頭→古寧頭戰史館→古寧頭聚落→雙鯉溼地中心 →慈湖.慈湖三角堡→尚義機場

楊嵐嵐學姐說。第三天她累了。所以沒有簡介!

好唄。為了完整性。小的我事後的現在幫她補齊。

四維坑道(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又稱「九宮坑道」,是一個「雙丁」字狀的水道,共有4個出口。主坑道總長790公尺,最寬處15公尺、高約11.5公尺,是金門地區最大的地下坑道。民國91年交給國家公園管理,並開放參觀。目前遊客可以經由烈嶼遊客中心下方步道進入坑道。
四維坑道完工於民國54年,當時是拿來用作戰時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大金的翟山坑道相對望。走在四維坑道內,摸著一鑿鑿的痕跡,可以明顯感受當時開挖軍人的艱辛,同時,也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走進山洞中觀察金門花崗岩的節理。坑道的出洞口還有一幅軍官開鑿坑道的臘像,栩栩如生。

八二三砲戰紀念碑(我們沒去)
民國47年8月23日中共突以數百門大砲對我金門發射了將近四十八萬發砲彈,無論數量或是密度,都在人類戰史上可佔一席之地,因砲戰始於八月廿三日,史稱「八二三砲戰」,又由於這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金門守軍雖在八二三砲擊當日遭到嚴重的損失,包括金防部副司令官吉星文中將等殉職,不過終究可以在火力上與人民解放軍抗衡,使得中共在思考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上,出現政策上的大轉變,也影響了以後台灣海峽兩岸的互動關係。

東林東井(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在烈嶼東林,長方形,水清例,雖旱不涸。上有石欄刻「嘉泰甲子林彥智捨」等字,按嘉泰甲子,係南宋寧宗四年也。此井目前深四點五公尺,井以石板鋪底,自井底至井口則以石板砌成,此井有四個特點:1.以長一六○公分、寬四十公分、厚十一至十三公分的石板,從井底砌垣到井口,形成一個每邊長一百三十公分的正方形井體。這些同樣大小的石板。每塊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各鑿一個長十五公分、寬二十公分的缺角。砌入時,每塊石板左上角正好壓在左方和它成九十度直角相接的另一塊石板的右上角缺口,如此四塊石板緊密相壓相扣。置人井內之後,即使該井四周泥土有很大的壓力,也不易使這四塊石板鬆動變形,故此井雖然已歷數百年歲月,而井體未曾破損或變形。

八達樓子(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位於小金門的西宅村前,建於民國五十五年二月,是為了紀念當年七位抗日英雄。在民國二十二年,國軍戍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七人,為掩護長城部隊一五四團轉進,以八達樓子作為掩護以防日軍突襲,堅決抵抗日軍數日,但終因敵眾我寡,在日軍一波一波的攻勢下,終而壯烈成仁。而其浩然正氣,深為日軍所景仰,乃厚葬七人並樹立「支那七勇士墓碑」。民國五十五年,長城部隊進駐烈嶼,為保持軍人光榮傳統的軍譽,乃在西宅村前,仿建當年長城八達樓子,並塑立七勇士像,以激勵軍心。

烈嶼鄉文化館(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是為了能將地方文物資源永久的保留下來,建立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史蹟歷史文化、生態解說、人文教育性的主題人文遊憩區,並為鄉鎮建立文化據點,以達成文化與旅遊的均衡發展,創造新的文化活力。

北風爺.風雞(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風獅爺是金門的守護神,而小金門的守護神則是「風雞」,故而烈嶼鄉有「風雞的故鄉」美譽。風雞與風獅爺同樣被認為有鎮風避煞、護宅保平安功效,相傳以前小金門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勤奮,但因旱災、蟲災、風災吞食了居民的家園,正當一籌莫展之際,忽然從遠方飛來一隻風雞,雙翼展翅,紅冠白羽,風雞踏過地方立即恢復生機,因此「風雞」成為小金門特殊的民間信仰。小金門居民為感謝「風雞」的恩澤,特將風雞的神采塑立在村落旁或屋頂上供奉,在小金門的西方、南塘、東坑等村,村外都可以看到泥塑的風雞,有的雞身漆成白色,又稱為「白雞」。另外,在小金門西方社區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居民在風雞附近又豎立一尊「北風爺」塑像,北風爺黑面手持寶塔,神態威武,主要是替村民守護強勁的北風。

國姓井(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位於烈嶼下田村,井深四丈許,相傳鄭成功初抵金門,於湖井頭附近登陸,入下田村,借民屋駐足,因士兵乾渴,乃揮劍指地,掘井 得泉,後人稱之為「國姓井」;今井猶存,水質甘美,經年不竭。

西湖水鳥保護區(我們根本沒去小金門呀!)
西湖泛指雙口至中墩之間臨海的蓄水庫,面積約17公頃,平時具儲存雨水以調節自來水水源的功能,但旱季經常乾涸見底,所形成的溼地生態與湖邊遍生的豐富水草,吸引不少水鳥駐足覓食,與南側的陵水湖同為烈嶼知名賞鳥據點。沿著湖邊設有多處賞鳥平台,兼具賞鳥與觀景的功能。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首先通過一條以戰車軌道意象之濃蔭大道,並經過英勇戰士銅像,兩旁立有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戰車,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的展示及先總統蔣公指揮車等,並以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古寧頭大戰歷史,以緬懷當年拋頭顱,灑熱血,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綜合劇場內容為「古寧頭大戰」,透過牆面及地板雙螢幕,講述戰爭發生的經過並穿插電影情節,讓遊客了解古寧頭大戰始末。

古寧頭聚落
位於金門本島西北,為古寧頭戰役主要紀念地,如古寧頭斷崖、古寧頭戰史館等戰役紀念皆位於本區;另有南、北山聚落文化及古龍頭振威第、古龍頭水尾塔等古蹟。此外,慈湖特別景觀區為金門鳥類最大度冬區,蘊藏豐富之鳥類資源。

雙鯉溼地中心(我們沒去。但現在看簡介。好心動呀!)
主要以介紹金門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主,內容豐富且展示手法靈巧多變。一樓介紹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以及地景的演變歷史,另有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源的簡介及介紹金門的樹林及樹林中的鳥類,並有鳥聲,讓遊客彷若置身森林中。地下樓層位於湖中,由窗戶望出可看見湖底生物及水生植物,本區主要介紹金門潮間帶與湖泊生態環境、土洞中生活的鳥類及金門地區特殊生物,如:鱟、文昌魚、中華白海豚...等,以生態造景及聽覺感受共同交織成豐富的展示。

慈湖.慈湖三角堡
金門古寧頭慈湖「三角堡」,在兩岸軍事對峙時曾扮演第一線據點,於國軍撤走後,接管的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經過排雷、整修,蛻變成為展現追求和平與保育生態的文化地景,於2008年1月19日啟用。 慈湖「三角堡」伸至古寧頭南山附近有地雷、鐵絲網、壕溝、砲台、機槍射口、軌條砦、帶荊棘植物等防禦工事的保存,體現了金門過往歲月的血淚與滄桑,卻也意外造就鳥類的天堂。


最後一天行程這樣走:

風獅爺文物坊→得月樓→瞿山坑道→慈湖→古寧頭聚落→古寧頭戰史館→明野平價日本料理→金門酒廠→尚義機場→溫暖的窩。





 當然。吃的也少不了:

『金寧』信源海產店
地址:金門縣金寧鄉湖下村60號
招牌菜:蛤蜊白麵、炒花螺、炒沙蟲 等。

『喜相逢』刀削麵
地址:金湖鎮新市里復興路5號
電話:082-333064

『談天樓』湯圓
地址:金湖鎮新市里復興路3號
電話:082-332766

『金湖』津味廣東稀粥
地址:金門縣金湖鎮中興路44號

『文記小吃店』蚵仔麵線&蚵仔煎&蚵嗲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中興市場37號

『壽記廣東粥』
金城莒光路一段50號

『金城』記德海鮮餐廳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253號
店家特色菜: 高粱嗆蟹、塔炒颱風螺、生炒沙蟲、金門芋香排骨、金門芋頭拔絲、清炒鮮蟹、三絲宴菜、椒鹽西丁魚、及各類黃魚料理、黃牛料理、海蚵料理、特色拌麵等。

『聚語軒名產行』
專門販售各式金門特產,有好吃的貢糖、美味的牛肉乾、嗆辣的高梁酒、脆口的高梁蛋捲等。
地址:金門縣金湖鎮復興路62號


特產行
* 良金牛肉乾—金湖鎮漁村裕民農莊21-1號(近山外) 082-335-886,可在名產店購買,比本店三包五百元便宜些,如有吃辣買辣味的,聽吃過的人說比原味的好吃。

* 天王貢糖—金城門市-金城鎮中興路185號 082-328-228;天王貢糖—金湖門市—金湖鎮新市里(山外)復興路31號 082-335-858

* 紅高梁竹葉貢糖—工廠—烈嶼鄉青歧村80-3號 082-363-355,可買腰果酥及南瓜酥,貢糖及花生糕,我覺得天王的花生味比較濃香,各店貢糖皆可試吃。

* 金瑞成貢糖—八達樓子店-烈嶼鄉西路35-1號082-363-389,買竹葉貢糖即可,名產店就有售。金瑞成(在烈嶼八達樓子店,會有不賣觀光客秤斤情形,直接跟小姐說我要幾斤,堅持秤斤買,否則不買)與紅高梁,除竹葉貢糖外,其餘皆可秤斤賣,這二間千萬別買有塑膠盒包裝的,秤斤與盒裝數量會差很多至少二倍。



烈嶼區-小金門

. 臨海海鮮餐廳—扣肉芋頭+海蚵炒麵線—林湖村羅厝55號 082-362-115。

. 珍香小吃店—肉羮麵+肉燥麵-菜市場路4號 ,如有去可吃吃肉燥麵。

* 壽記廣東粥-莒光路50號(東門邱母節孝坊旁) 082-327-878(店家不提供店內共食,建議打包外帶,去附近總兵署,慢慢品嚐,也比較涼爽)。

. 鹹粿炸-莒光路1段44號(東門邱母節孝坊旁),如有去可吃吃。

. 蚵嗲之家-莒光路1段59號 082-322-210,如有去可吃吃。

* 金門牛家莊-民族路318巷5號(金城國中斜對面,稅捐處旁) 082-320-099 0911-700-159

. 竹軒川菜料理—乾扁肥腸+富貴佛手—民權路92-1號 082-312-819,如有去可吃吃。

* 爵士義大利餐廳—珠浦西路20號(需先訂位) 082-373-373 



古寧頭區-金寧鄉

. 信源海產店—金城分店—環島北路15號 082-371-437,在金門頗具盛氣。

. 金瓦城餐廳—澄汁排骨+沙鍋魚頭+芋泥鴨—浯江北堤路14號 082-322-669。

. 馬家麵線-伯玉路1段218號 082-372-237,可去金門金城鎮民族路漁會超市買一包6束45元,比一包10束120元的便宜很多且重

* 葉氏酒釀蛋-古崗村文台寶塔側  0937-699-878



古崗區-金城鎮

文記麵線糊-中興市場37號(新菜市場) 082-321-649

* 助發小吃店—蚵仔麵線+魚炸+乾麵—光前路31號 082-324-122 

【魚炸】魚炸多在賣麵線糊的小吃店當配菜一起販售,所以吃麵線糊時可 別忘了也來上一盤唷!



太武山區-金湖鎮

* 金許園(新市蔥油餅、餡餅,大餅)-新市里(山外)自強路11號 082-330-758 

* 談天樓—酒釀湯圓(這個比較出名)+咖啡水餃+牛肉拌麵-新市里(山外)復興路3號(台灣銀行斜對面) 082-332-766

. 喜相逢—刀削牛肉麵,刀削牛肉拌麵,高梁酒滷味,燒餅-新市里(山外)復興路5 號 082-333-064

. 巴布義式咖啡—拿鐵咖啡+酸白菜水餃+酸白菜火鍋—新市里(山外)復興路92號 082-332-218

* 成功鍋貼—鍋貼+海蚵煎蛋+泡麵餐點-成功村99-4號 082-333-979

. 阿芬海產店-復國墩25號 089-331-139

. 陽明菜館—魚肉手工大餃+紅燒豬腳—山外里陽明里1號 082-351-557 



馬山區-金沙鎮

. 高坑牛肉店-高坑38號 082-352-549(日) 082-351-607(晚),在金門頗具盛名

. 王阿婆小吃店(蚵仔煎)-山后村(民俗文化村內) 082-352-388

* 長榮商店(鹽酥排骨+麥牙雞+山西伴麵+伴飯)-山西村22號 082-351-779

* 閩式燒餅專賣店-沙美鎮博愛街48號(需電話預訂) 082-352-922 082-352-470





短時間內。我的金門遊記大概只能生出這樣了。

畢竟。我現在在icu支援。連看心橋的時間都沒有了。哪有空整理照片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late 的頭像
    malate

    I'm 優雅的鍾家二小姐

    mal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